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召开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部署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教基[2022]5号)和省教育厅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系列通知,11月28日上午,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召开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部署会。校领导、各中心、各级部负责人、高中政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全体教师、初高中语文、历史备课组长参加会议,会议由梁增波副校长主持。
此次部署会在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主任、副教授张凤池的云端分享下拉开了序幕。张教授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思考及其实践”给在场的思政老师很大的启发。张教授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阐述了德育一体化和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基本区别,提出“三圈”思想,课程、学校、社会全方位高领域进行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建设。“思政课一体化”要突出思政课的立德树人导向,根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将思政课程知识内容按照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分层递进、有效衔接,张教授通过马列主义思想,粮食安全观及抗议精神在不同阶段内容的讲授,使每位老师对“思政一体化建设”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具体课堂实施指明了方向。

线上培训后,俞亚萍副校长传达《青海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和中职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通知》,何旭东副校长传达《关于印发青海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梁增波副校长传达《青海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同时,校领导也对我校思政课建设提出指导性建议。李沛宇校长指出,思政课一体化的核心是立德树人,要解决好“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三个问题,并结合本校实际校情,强调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同时学校继续开足开齐思政课,认真贯彻文件精神,打造思政课高地。俞亚萍副校长指出,“三科”教师是旗帜、是表率,思政课承担着铸魂育人的使命,要求每位思政老师提高政治站位,知信行合一,加强思政教研,发挥团队力量。何旭东副校长提出我校作为民族学校、窗口学校,要注重校内思政一体化建设,思政教师应深挖教材,做好初高中衔接,切勿背离“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宗旨。梁增波副校长提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教师要做好课后反思,反思自己是否完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是否有能力的提升。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进新时代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事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下一步,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学校“大思政课”建设工作,以“大思政课”建设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供稿: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